游荡集
চ্যানেল বিস্তারিত
游荡集
「游荡集」是作家许知远的个人播客,在这里,他将分享最近的见闻、看的书、听的音乐、各种偶遇,以及胡思乱想。 “欢迎你们和我一起,游荡世界。”
সাম্প্রতিক এপিসোড
54 টি এপিসোড

Vol.54 珍惜冲动,大胆荒唐
一场深入的谈话,是一种解放,也是一次自我发现。那天在小红书总部,我见到了戏剧导演本杰明·亚隆先生,他穿一件红色衬衫,很鲜艳。和很多人一样,我听闻过他的...

Vol.53 在流放地:源氏物语与中国变革
那是一个在内心深处的放逐之地。1907年,梁启超从东京搬到神户,住在须磨的双涛园,面对大海,背靠山林。在那里,他听到了光绪皇帝去世的消息。
面对一个...

Vol.52 万木草堂与维新乐队
我在电脑上打下第一行字,是2015年9月,距离开始写梁启超传记正好过去了十年。这个计划比最初想象的更庞大,最初的三卷本计划,如今扩展为五卷。其中两卷已经出...

Vol.51 意外的琥珀时间
东京单向的前身,是一家珠宝店,在疫情期间撤出。我们被银座的爱马仕、Chanel包围在其中,已经努力活了两年。
本期内容,是跟好朋友靖涵在东京单向的一次...

Vol.50 爱的荒漠和重读经典
像是得了一种倦怠症,涌来的信息过多,无暇消化。你感到生活也在被规训,这种规训通过手机,无时无刻不发送过来,何为良好生活,何为正确与错误,它们一起涌入你...


Vol.47 与你同行的人
在爱默生的笔下,自然充满灵性,它是我们思想维度的延展,也可以让我们忘记自我,就像在山中的小径行走,走着走着,你化作为山、树林或河流的一部分,那份沉浸是...

Vol.46 魔术师与褪黑素
我们简直像一个吉普赛马戏团,坐着大篷车,不断前往下一站。譬如一天的行程,是这样的:从法国依云至罗马转机,抵达西西里首府巴勒莫,奔向山里,再连夜飞回……以...

Vol.45 再见,蔡澜先生
蔡澜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,感伤中,好像又萌生出很多力量。蔡先生在新加坡出生,后来去香港,那一代人某种程度上躲过了中国社会巨变中带来的动荡,像是在平行时空...

Vol.44 潦草的情绪,和西西里的电影院
他说,他喜欢回忆那种无拘无束、无所不能的气氛。我一边读托纳多雷的《无意识日记》,一边听着莫里康内的的配乐,一边各种胡思乱想。读到他回忆自己在西西里的成...

Vol.43 黑镜之中,或时代之外
内心的焦灼又开始泛起,想起在北大计算机系读书的岁月,热学、力学、电磁学、高等数学、量子物理,像一个个噩梦涌到眼前。
每个时代创造力的展现各不相同...

Vol.41 高雄夜雨与金属式的句子
“狭长的高雄港,静谧祥和,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、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。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,在墨蓝色的海面,它像是个巨型的...

Vol.40 伯克利的魔山
我在大马士革门外吃烤肉,在纽约去拜访流亡的罗马尼亚作家马内阿,在波士顿和哈金一起去瓦尔登湖散步,在东京去Velvet Sun听爵士乐,在关于华沙冬日的琴声中,一...

Vol.39 带着偏爱看世界
比起北方的那种干燥,我还是更喜欢南方的湿润。在顺德,想起何其芳那首《预言》,当年锺叔河老师背给我听过,“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,告诉我那儿的月色,那儿...

Vol.38 不安的夜航船
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英雄式人物。完成“旺代”的人,比登上太空的人还少,京坤用了99天。当我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看到这个壮举,想起两年前我们在杭州的见面,他怀...

Vol.37 成为教练,时代的Coach
我一下被这本书迷住了。诚意,相信,隐私,防御,恐惧,超越,开放,欺骗,障碍,谦卑……他在《成为教练》中写了很多词条,这些带有个人经验的哲学和思想感悟,是...

Vol.36 许知远×吴琦|那些无法归类的声音
2015年,我们决定创办一个文学奖,收集那些无法归类的声音。这个决定在当时看起来挺冲动的,一方面源于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,技术与物质的胜利被大肆庆祝,而人...

Vol.35 仙台,太宰治的鲁迅
仙台更像一个精神的存在,而非地理,既亲切又遥远。除了东京、京都和大阪,可能没有哪个日本城市比它更有名了,鲁迅曾在仙台医专求学,并完成了弃医从文的过程。...

Vol.34 三四郎的三个世界
我在DeepSeek输入自己的梦,好像我们总是需要一些疏解,同时又在不断地喂养自我,每个人都变成一个小小的黑洞,像希腊神话里的伊卡洛斯,当你越有力量向太阳飞去...

Vol.33 疲倦和飞钓,重返明治维新
我梦见自己被关了起来,试图越狱未遂。醒来突然意识到,我可能是生活受困了。有一种强烈的疲倦感,好像我生活的支点都变成了对各种信息的处理,大脑反应来不及就...

Vol.32 异乡人的love letters
往昔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到来,给你某种更确定的情感和力量,以及小小的休憩。你会看到,过去是这么崭新。
一直对海外华人社会非常感兴趣,因为时代浪潮的...

Vol.31 徐半仙和隆中对
似乎世界拥有一个锦囊秘籍,打开锦囊,你就有了一套应对世界的方法。像魔怔了一样,有段时间我一直在听一首歌,陈麦麒的《徐半仙》,后来正好去西宁出差,听说麦...

Vol.30 再见,中山美穗
54岁,她度过了非常浓缩的一生。因为中山美穗的离世,我重看了她和西岛秀俊主演的电影,《再见,总有一天》。故事发生在1975年的曼谷,那也是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...

Vol.29 破地狱,饮食和男女
结束和开端之间,并没有明确的分隔。
这一年过去了。去年出了好多书,借着《十三邀》(特輯)和“梁启超”第一、二卷在香港出版,我带着逃离北京冬天的强烈...

Vol.28 与王伟忠闲谈:荒唐、胡思乱想和不设防
我的个人成长受到台湾的影响非常大。首先是台湾继承的“五四”知识分子传统,从殷海光、雷震、李敖到白先勇,从《自由中国》到《中国时报》,很多作家对我产生过影...

Vol.27 行动即答案,尽管不一定对
忘记是在哪一刻,我意识到了《十三邀》对我的改变。言谈重要,却非唯一;思想具有多重的表达,你的表情、舌头,你起身跳跃或突然沉默,皆至关重要。
进入...

Vol.26 裁缝、船王、维新号与宁波的滋味
在东京“维新号”,我见到了这家餐厅的第三代传人,一位长得像梁家辉的老先生,他的祖父20世纪初从宁波闯荡到日本,尽管已是改良过的宁波滋味,但或许仍然存续着一...

Vol.25 串台展开讲讲:人生总是事与愿违,漫不经心的深思熟虑
越来越觉得,更充分地理解他人,变成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东西,也越来越着迷于人本身的内在宇宙,以前太想把人作为时代的折射,其实不是的,每个人都可以自成他的...

Vol.24 对话杨圆圆:女人世界,异乡之舞
看完《女人世界》,有一些感伤,但更充满了活力。
从93岁的Coby身上,你看到一个人可以不断地创造自己的生活和身份,那种活力不仅没有随着岁月而衰减,甚...

Vol.23 对话方励:记忆也是慢慢被打捞出来的
他身上有种热忱,极具感染力。我刚看完《里斯本丸沉没》,方励导演寻船的过程,他的叙事节奏、情感方式以及行动精神,都深深地触动了我。有时去理解他人的生活,...

Vol.22 把写作变成英雄壮举
半梦半醒之间,我在床上赖着,又想起“我的师兄梁遇春”,被拽回到20年代的老北大,他把赖床变成了艺术,“惟我独尊地躺着,东倒西倾的小房立刻变成了一座快乐的皇...


Vol.20 四季歌与故都的秋
很多感受,都是过了好多年之后才泛起来的。我眼睁睁看着自己,活到了我所钟爱的人物去世的年纪。郁达夫49岁就去世了,死于苏门答腊。我现在48岁了。四十岁以后,...

Vol.19 在Siboney中,告别八月
“到了8月,她又觉得自己有了使不完的力气,可以继续做自己。”
读加西亚·马尔克斯,实在令我心情愉悦,他像一杯顺滑的烈酒,能让你一下子兴奋起来,而我经...

Vol.18 在德州想象成都,又及南京
经常感觉到人生非常的奇妙,你要离开自己的家乡,可能才会去书写它,当你生活在一个异域,过去那些东西才变得逐渐清晰、立体起来。
想起《德州巴黎》,是...

Vol.17 摇滚吧,孔夫子
我想搞得明白一点,结果又是一场新的飓风。每个人都有一些情绪缓解器,当陷入某种沮丧或阴郁的时候,一些音乐或食物,会帮你摆脱出来。Chuck Berry,就是拯救我...

Vol.16 厌倦的夏日,Walking in the rain
有一种深深的厌倦,在心里弥漫。我们的精神和头脑,被太多的信息冲击和刺激,变得迟钝,面对日常生活有一种普遍的无力,或者说,你必须迟钝,才能保护自己。而另...

Vol.15 笑吧,哭吧,八月见
在马尔克斯离世10年后,他的继承人和编辑违抗了他的意志。他生前并未打算出版《我们八月见》,不知道他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,咒骂他们。我们看到一个46岁女人的...

Vol.14 长江流到多伦多
他看到的东西跟我们都不一样,始终有一种南方的氤氲感,他的文字像一块波斯地毯,每一道花纹都可以不断地延伸出新的东西。邹波非常多才多艺,他会唱歌,吉他也弹...